首页 跨境电商 割草机器人公司突发倒闭,曾众筹230万美金

割草机器人公司突发倒闭,曾众筹230万美金

来源:品牌方舟BrandArk

作者:麦林

随着由扫地机领衔的家庭智能清洁市场愈杀愈红,出海机器人品牌的战场正从室内扩张至欧美人的后花园。

在这一大风四起、红利涌动的赛道上,无数资本热钱滚滚而至,也吸引着一众机器人企业扎堆进场。从富世华、宝时得等传统厂商,到汉阳科技、长曜创新等初创品牌,再至以科沃斯、追觅为代表的智能清洁巨头,无数新老势力正汇聚在欧美人的草坪上。

但这片绿荫并非畅通无阻,在商机迸发的同时也处处蛰伏着风险与未知数。众多资本与厂商竞相入局的火热态势背后,也有不少玩家半道折戟,黯然离场。

就在近日,一家创立于 2022 年的割草机器人公司轰然倒下。引发无限唏嘘之际,也悄然拉开了行业生死淘汰赛的序幕。

森合创新宣布关停

5 月 13 日,一封来自割草机器人公司森合创新创始人的公开信引起业内哗然。

据创始人李畅自述,由于团队重组、制造难题以及资金限制等多方意外情况,目前公司已经走到了无法继续运营的地步。

品牌方舟了解到,森合创新在亚马逊上的销售链接已于 5 月 10 日后下架。目前在 Kickstarter 的产品众筹链接下,大批参与募资的用户正联合留言发起退款申请。

无力承担巨大运营压力和财务重负的森合创新,轰然倒在了这片火热赛道的半路上。这一路走来,森合创新究竟都经历了什么?

公开信息显示,森合创新成立于 2022 年,旗下品牌聚焦于海外家庭户外服务场景,主营无边界智能割草机产品。

尽管资历尚浅,但这家年轻企业的背景却并不简单。据悉,其核心团队成员来自云鲸智能、大疆创新、百度、小鹏汽车等知名大厂,创始人李畅是云鲸智能的创始人员之一,后续还曾就职于追觅科技。

也正是这两段工作经历,让他萌生了探索庭院机器人赛道的想法。经过为期两年的技术钻研与产品耕耘,森合创新首款割草机器人 Oasa R1 于 2024 年 6 月在 Kickster 正式上线。

平台数据显示,Oasa R1 割草机器人定价 1199 美金,上线一个多月累计获得 1790 人支持,众筹金额超 230 万美金。

除了一经起步引起不错的海外消费者反响外,资本也对这家新兴初创企业颇为看好。据业内报道,森合创新曾斩获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蓝驰创投和小熊电器领投。

而森合创新之所以能够受到资本青睐,当然离不开产品本身。

割草机器人赛道高手如林,而为了与明星厂商们同台竞技,森合创新选择从差异化路径突围。官方信息显示,Oasa R1 是全球首款滚刀式机器人割草机,产品的核心卖点便在于技术创新突破。

具体来看,森合创新旗下割草机器人采取了多方面创新设计。首先是相较于市面上多配备旋转刀片的竞品,Oasa R1 开创性地使用了滚刀刀片,可以实现干净利落的剪刀修剪,有效减少草坪压力并减少磨损,在高效打理的同时保证切割质量,维护草坪的美观度。

其次是搭载全球革命性的自动重磨系统,有效降低用户的维护成本。据森合创新透露,其开发的声纹检测算法可以确保刀片精准对齐,并通过电机反向旋转自动进行反向磨削。

最后是技术层面的差异化突破。Oasa R1 采用激光雷达+视觉感知方案,在尖端语义分割技术的赋能下,R1 可以“看到”周围环境,精准识别草地、障碍物甚至边缘。

可以看到,森合创新自诞生之初便走技术创新驱动的高端化路线,通过对传统割草机器人使用痛点的深入洞察,为追求草坪精细化维护的欧美家庭打造差异化产品,量身定制相应的解决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看上去势头正好,前景一片光明的森合创新,又为何会一步步走到陨落的境地呢?

败于创新双刃剑

从创始人李畅的公开信可以看到,“资金”成为了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而深入了解就会发现,森合创新的资金压力来自很多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割草机器人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物流履约以及技术升级等多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底蕴不深厚的初创企业而言很容易陷入财务重压。

事实上早在前期开发阶段,森合创新便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公司资金有限,但市场营销、产品推广、甚至早期众筹等都需要钱。尽管森合创新在仅剩三个月的运营时间里获得割草机器人行业最大的一笔融资,并将之投入产品研发与生产环节中,但最终只完成了订单的一小部分交付量。

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为了能从明星云集的割草机器人赛道中突围,森合创新一直致力于打造差异化产品,开创性地为产品搭载了卷轴刀片和自动重磨系统。但创新犹如一柄双刃剑,随之而来的是,森合创新也为自身的创新追求付出了成本高昂的代价。

虽然滚刀刀片相较于传统的旋转刀片拥有切割效率与质量兼具的优点,但其精密机械结构对工艺要求较高,费用是后者的 2~3 倍,导致整机生产成本被进一步推高。

值得关注的是,高昂的人力成本同样是造成森合创新资金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据业内报道,森合创新团队规模近 50 人,其中软件人员平均年限高达七八十万。目前在招聘软件上,森合创新在招岗位 24 人,目标多是高端技术人才,且基础月薪普遍不低于 2 万。

当然,不仅仅是资金危机带来的运营重压,森合创新的产品自身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缺陷。

纵观森合创新的技术方案,采取的是激光雷达+视觉感知模式,同样与市面上的竞品形成差异化路线。不过有业内消息称,森合创新使用的是成本相对较低的单线激光雷达,其弊端在于在强光下性能不稳定,且视觉算法依赖海量数据训练,一旦数据积累不足就会导致软件短板。

与此同时,森合创新 Oasa R1 割草机器人最大作业面积仅 1000 平方米,而欧美家庭草坪普遍在 1000 平方米以上,因此产品适用场景受限,相较于竞品在作业范围方面竞争力薄弱,难以充分满足主流市场的需求。

在这样的短板下,森合创新的产品在思路上创新有余,但实际打造过程中用户体验及产品可靠性却不足。

除了上述问题,森合创新在市场策略决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失误。

随着割草机器人行业风口愈演愈烈,近几年来越来越多新玩家竞相涌入赛道,再加上富世华、宝时得等老牌厂商长期垄断欧美市场份额,新老势力的双重挤压之下,行业内卷态势正不断升级。

而相较于欧美本土巨头以及国内出海头部品牌,森合创新的品牌壁垒与渠道能力较为薄弱。品牌方舟了解到,森合创新主攻德国和美国市场,主要依赖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和亚马逊等线上平台进行销售。

作为对比,追觅科技、科沃斯等出海品牌都已在海外建立了成熟的分销网络,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品牌竞争。而相比之下。森合创新的渠道拓展显然较为乏力,缺乏本土化渠道建设,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也自然较低。

整体来看,森合创新的品牌定位虽然强调技术创新,但供应链、成本控制、渠道能力等环节的竞争力不足,缺乏夯实的护城河,也因此难以和竞品形成差异化。

一批企业黯然离场

诚然,割草机器人赛道的风很大。Strait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割草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为 90.3 亿美元,预计在 2033 年将增长 192.1 亿美元。

随着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期,无数出海玩家蜂拥而至。根据业内统计,从 2019 年~2024 年,进军割草机器人赛道的国内企业累积超 30 家。

迈入2025年,各大头部厂商的割草机器人业务捷报频传:追觅科技割草机器人出货量突破 10 万台;九号公司旗下 Segway Navimow 智能割草机器人 2024 年营收 8.61 亿元,同比暴涨 283.92%......

但不可否认的是,割草机器人的水也很深。

割草机器人行业发展至今近数十年,并不是一门刚刚冒头的新生意。但就目前的市场规模体量和商业化程度而言,依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行业格局未定,也充满着诸多未知数。

从产品端来看,割草机器人复杂度较高,在产品生产、技术研发、供应链、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环节均面临着诸多考验,从前期开发到正式上线的决策链条较长,费时耗力又烧钱。

因此很多初创企业由于底蕴不足而半道折戟,而能够活到最后,并成功站稳脚跟的,往往都是基本盘稳固,资金与资源实力雄厚的企业。

纵观当前的行业竞争格局,主要分为三派势力。其一是以宝时得、富世华为代表的传统园林机械厂商;其二是汉阳科技 、长曜创新等聚焦庭院消费赛道的初创公司;其三则是科沃斯、追觅科技、九号公司等智能机器人头部玩家。

老牌厂商占据先发优势,积累了深厚的品牌资源和渠道能力。而跨界布局的智能机器人品牌则可以借势品牌自身影响力,同时复用在智能家居场景的运营经验和技术优势,实现快速起步。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割草机器人赛道虽然前景不可限量,但却不意味着可以盲目跟风入局。尤其是新玩家数量激增,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因此想从中分一杯羹不易,走得更远则更难。

强如安克,也曾在入局割草机器人领域时处处碰壁,不得不将团队解散并战略性退出赛道;储能巨头正浩创新同样曾跨界布局割草机器人业务,但因产品同质化严重、海外渠道建设滞后及消费者接受度低等因素未能打开市场,最终于 2023 年宣布关停这一支线业务。

在诸多品牌抢滩红利成功掘金的背后,也有不少企业由于经营压力和资金危机黯然离场。据业内报道,2023 年割草机器行业便曾掀起一轮企业倒闭潮。

如今,森合创新的轰然倒下也为无数正在路上的从业者敲响了警钟,随着行业加速整合与变革,属于割草机器人的淘汰赛已然到来。

站星网

来源:品牌方舟BrandArk作者:麦林随着由扫地机领衔的家庭智能清洁市场愈杀愈红,出海机器人品牌的战场正从..

为您推荐

年入200亿后,安克重押具身智能机器人

来源:品牌方舟BrandArk作者:麦林在蛇年春晚的舞台上,一群身着大红花袄、手执鲜艳手绢的机器人灵活地扭着秧歌,行云流水的眼球舞步惊艳了无数屏幕前的观众,也成功带火了背后的制造者——宇树科技。宇树科技现象级..

代码照进现实:对公司管理策略的技术性解构

上学的时候觉得计算机专业的一些理论晦涩难懂,跟现实世界的关联太少,每当遇到一些精妙的设计时都会发出一种感叹:究竟是什么脑袋才能想出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一晃工作十年,阅历渐丰,隐约发现其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

你的青春,值得献给小型创业公司吗?

01、2014 年的时候,我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回到了九朝古都洛阳。之所以用“回”这个字,我想你也猜到了原因:我的籍贯是河南省洛阳市。回来的时候挺胆战心惊的,因为洛阳的软件行业很萧条。举个不恰当的例..

程序员跳槽到对手公司,被前老板设计陷害

这件事发生在2007年,我就职的第一家公司。今天把它整理写出来,希望它对程序员有一个警醒的作用。永远要记住,程序员的世界除了有代码,还有被套路。资深工程师的苦恼第一天到公司,是浩子带着我办理了入职手续。浩..

年底跳槽,我来告诉你如何选择下一家公司?

从成都转战深圳的粉丝来信上周五,一位从成都离职,转战深圳发展的女粉丝,跟我微信私聊,问我找工作选择公司的问题,现在不知道要选择什么公司的offer。(插一句,都说土哥的这个号,是前端圈里,妹子关注最多的技..

记我经历的一次公司破产经历,一行代码害死一家公司

前言这是一篇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事情发生在2010年。狗血剧情一再上演,使我的程序员生涯变得跌宕起伏,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还专门去查了这家公司的资料。有如下事实:1.官网已经打不开了。2.天..

苦逼程序员如何在公司生存的经验分享

我本科从深大毕业,从事编程工作已经十几年。期间在大大小小的公司呆过,见惯并且厌倦了职场各种争斗。很庆幸自己从一开始的选择——做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很多初入职场的朋友存在一个误区,觉得只有从技术岗转管理岗..

创业码农被公司套路最惨的一次经历

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把这一件真人真事写出来,也算是向过去一起努力的兄弟有个交代吧。关注我博客的朋友,应该都看过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记一次被骗去创业的经历》。该文章记录了博主在创业公司里的一段奋斗经历..

深度干货:那些值得你去的好公司,都长什么样?

又到了年底跳槽的高峰期,后台一下子涌现出许多关于换公司的疑问。许多读者对如何判断一家公司值不值得加入拿捏不定,想咨询我的看法。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当你准备跳槽去一家新公司时,应该看哪些重点。每个人..

小公司的程序员,老想跳槽怎么办?

7 月下旬的时候,有个读者私信我了很长很长一段文字,吐槽公司小(4 个后端,1 个前端),开发团队水平菜(不重视规范,所有业务逻辑都写到 Controller,而不是 Service),待遇福利差(一开始说双休,结果是单休)..

什么是VoidZero?Vue和Vite之父尤雨溪成立的技术公司

VoidZero是一家由Vue和Vite之父尤雨溪成立的技术公司,主要致力于解决JavaScript工具链的碎片化、依赖复杂以及性能瓶颈问题,通过提供一个统一、高性能的开发工具链来改善开发者的开发体验。优点分析统一性:VoidZer..

就说说当年拒掉我的那些公司

本人做程序员的工作也有不少年头了,当年在资历和技能不足的时候,也经常遇到面试失败,当时我被这些公司拒掉的时候,当时心里还有些失落,但是随着本人技能和资历的提升,说句矫情的话,再让我进这些公司,本人反而..

在一家公司呆了 10 年的程序员,最后都怎么了?

这个话题一直想和大家聊聊,但一耽搁就到了现在...首先能在一个公司呆10年,至少能证明公司活得还不错,因为 90% 的公司都活不过 3 年。我在职场刚好呆了10年时间,换个3家公司,每个公司都有超过10年的程序员,而且..

中移动筹建互联网公司为应对互联网企业冲击

中国移动的互联网公司终于要来了。昨天,记者从中国移动内部证实,中国移动近期正式启动了互联网公司筹备小组,筹备组组长由中国移动国际公司董事长兼中国移动香港公司董事长林振辉兼任。 在两年多以前,中国移动就..

传统行业公司用.NET多还是java多

在选择使用.NET 还是 Java 进行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需求、技术栈、人才资源以及项目性质等因素。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1. 技术栈和人才资源: 如果企业已经有.NET 或 Java 开发团队,并且团队成员对某种技术..

.NET用Blazor的公司多吗?

Blazor 是一款由 Microsoft 开发的开源框架,可用于构建使用 C# 编写的 Web 应用程序。Blazor 具有以下优势:使用 C# 编写,开发人员可以利用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支持两种运行方式:服务器端渲染 (SSR) 和客..

国内公司都用什么CI/CD工具?

国内公司使用的CI/CD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开源工具:Jenkins、GitLab CI/CD、CircleCI、Travis CI等。商业工具:TeamCity、Jenkins Enterprise、Azure Pipelines、AWS CodePipeline等。开源工具具有免费、开源的优势..

国内用Rust的公司多吗?

中国使用Rust的公司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但与国外相比,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为什么现在吹Rust的人这么多?不知道,不过可以看一个比较好玩的东西。下面是Github上Rust项目总星数前10,也就是排在第一页的项目:可以看到..

微软推出Cocreator AI机器人可以在Paint中生成图像

近期,微软举办了多次活动,表明对人工智能非常重视。在其全新人工智能助手Windows Copilot盛大发布后,微软公司又推出了另一个名为Cocreator的AI机器人,在标志性的Paint应用程序中帮助生成图像。据TweakTown报道,..

谷歌机器人侵犯版权 法国开出2.5亿欧元罚单

2024年3月20日,法国市场监管机构宣布,对谷歌处以2.5亿欧元罚款,原因是谷歌未经许可使用法国出版商和新闻机构的内容训练其聊天机器人“巴德”(后升级为“双子座”),违反了欧盟知识产权相关..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