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派代跨境
作者:马三度
编辑:Shadow
在 TikTok 上,有关“沐浴”的视频正在悄然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herbalbath、#bathtime、#bath等标签下,泡澡不仅只是身体清洁的方式,还成为了情绪疗愈的仪式。伴随香薰、音乐、花草药包,泡澡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放松、独处、自我关怀。
图源:TikTok
而近期火爆的一类视频中,主角变成了一种看起来有点东方神秘的中草药包。它们往往由艾草、薄荷、干花和海盐等天然成分组成,被投入浴缸后会释放出一股淡淡的草本香味,配合视觉上的茶汤感水色,赋予泡澡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Esty 上,一款售价 13.56 美元的“疗愈浴茶草包”销量超 1 万单,销售额超过 13 万美元;单价 15 美元的“草本沐浴乳”也极受欢迎,而它们的原材料成本可能只是人民币几元钱。
图源:Amazon
中草药浴包市场为何突然爆发?
中草药浴包能从成本仅几毛的草本原料跃升为海外市场上的热销疗愈产品,背后是社交平台内容爆发、全球身心健康需求转变、产品本身情绪价值与感官体验共同驱动的结果。
首先是平台效应。以 TikTok 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东方养生文化出海的主阵地。中草药泡澡、艾灸、拔罐等中医元素被 KOC 创作者演绎为身心松弛的生活方式。
例如经期放松浴包推荐、节气沐浴指南等内容,让原本小众的草药习惯进入大众视野,并通过算法机制与自我照护、冥想减压等话题绑定,持续获得流量加持。
这一类内容将中医产品从神秘的东方元素转化为日常可操作的健康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传播过程中,海外消费者对中草药产品的认知也正在发生变化。从早期对草药的质疑,转向了如今更强调科学成分、植物功效的态度。
TikTok 等平台上的内容教育与用户的反馈互动,共同构建了疗愈产品的文化信任。
其次是疗愈经济的兴起。后疫情时代,全球范围的“身心健康”(Well-being)理念从边缘议题进入到了消费核心,“自我照护”(Self-Care)成为个人日常的一部分。中草药浴包作为非药物、非口服、体验感强的产品,天然适配助眠、放松、冥想等情境,成为自我关怀的产品。
第三,是产品自身契合“感官体验+情绪价值”的消费趋势。相比传统的功能型沐浴产品,草药包不仅能在疗愈、能量、放松等关键词上呼应用户的心理需求,还在香气、水色、触感的感官上满足消费者的沉浸式体验。
成本几毛的泡澡包出海,卖到 21.99 美元的暴利生意经
中草药浴包之所以能实现百倍溢价,关键不在原材料,而在于文化、体验与渠道的共同合力。
在中国制造端,这类产品在 1688 平台的批发价中多位于 0.45 元到 6 元人民币之间,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中草药(艾草、薄荷等)、香料与无纺布包装,部分商家通过小作坊完成贴标组装,灵活高效。即便是升级包装、加英文标签和礼盒形式,单包出厂价也难超 2 元。
图源:1688
而在海外,泡澡包不仅是一种商品,还是一段疗愈旅程。在 Esty、Amazon 或独立站,其单价普遍达到 8.99-21.99 美元(约 64.53-157.84 元人民币),甚至更高。这种高溢价得益于三个维度:
图源:Amazon
一是文化叙事。许多卖家用东方智慧、女性周期调和、能量疗愈等概念包装产品,从洗澡工具变成仪式用品。这种文化叙事的方式不仅增强了产品的神秘感与信任感,也为高定价提供了心理合理性,使消费者认为他们买的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段体验或一种仪式。
二是体验经济。博主在泡澡前点蜡烛、冥想、使用说明卡片等行为暗示这是疗愈仪式的一环,感官与情绪的体验使其天然拥有社交媒体的分享力,并加速构成消费渠道的闭环。
三是平台的溢价能力。Esty 用户更注重手作、自然与精神疗愈,因此对产品的定价容忍度较高;Amazon 则适合功能化套装打法;而独立站可以通过内容营销构建品牌心智。产品可以在不同的平台间完成从种草、转化到复购的完整闭环。
流量到文化:从平台协同到在当地落地的闭环
如果说中草药浴包的“火”离不开产品本身的文化叙事与感官体验,那它真正卖得动则离不开社交平台与跨境电商渠道的联合。在 TikTok 制造流量的同时,Etsy和 Amazon 分别承担着不同维度的“转化地”角色,而独立站则承接起品牌资产的长期沉淀。
在 TikTok 上,关于疗愈泡澡、节气沐浴、身心重启、疗愈一整天等 Vlog 频频破圈,创作者用慢镜头记录下卸妆、放松、草药散开的完整泡澡仪式,赋予了产品真实的使用场景。这种非硬广式的植入正是产品种草成功的关键。
而销售转化通常在Esty、Amazon 以及独立站上完成。Esty 以高客单价、文化讲述为主,强调手工+疗愈+仪式,适合售卖情绪价值。Amazon 用户注重性价比,因此更偏向于功能性产品,如多件套、旅行便携包等;而独立站则主打节气订阅礼盒、自我照顾系列等,搭配冥想音乐、呼吸 APP 等内容生态,完成品牌心智的长期沉淀。
然而,要让草药产品真正扎根于海外市场,仅靠平台的流量与转化远远不够。真正决定其走得远的,是能否深入不同的文化语境,讲出让当地消费者共鸣的草药故事。
在东南亚要讲去湿气的语言。常年湿热的气候下,消费者普遍有祛湿、排毒、降火等共识。当地传统医学与中医在理念上高度相通,为中草药泡澡包的落地提供了文化基础。
在欧洲要讲天然护理的语言。消费者对有机、天然、纯植物提取的偏好非常成熟,尤其在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天然护理已成为主流的护肤理念,消费者更倾向于理解草药为植物疗愈而非药理调理。
在北美,要讲身心灵疗愈的语言。相比功能性导向的亚洲市场、成分理性的欧洲消费者,北美尤其是美国年轻一代消费者,在泡澡产品的选择上更关注其是否能够满足情绪松弛、能量调频、灵性唤醒等“mindfulness”场景,这为草药包提供了文化整合的绝佳空间。
也就是说,中草药浴包走向世界的路,不是从中国卖到世界,而是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共鸣。从 TikTok 上用情绪拉近距离,到 Esty 上用故事打动人心,再到融入不同市场的文化语境,小小的浴包实际上成为了文化的桥梁。既输出着东方的草本智慧,又在用户的日常使用里被重新诠释,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综上,中草药浴包的世界语言不是中医术语的翻译,而是情绪、体感与文化想象的重新打造。从祛湿、助眠、舒缓肌肤,到赋能冥想、自我关怀、灵性恢复,消费者在不同国家对健康有不同理解,对泡澡有不同期待。
而卖家的挑战,是用不同的草药语言讲出同一个中国故事。真正能跑通出海逻辑的草药浴包,不只是中国产的,更是全球被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