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派代跨境
作者:小E
编辑:Shadow
“3 人团队”、“单价 200 美元”、“年销百万美金”,这三个不可思议的短语,竟然奇迹般地同时焊在一个美国宠物服饰品牌身上!它便是 Little Beast。
图源:Little Beast 官网
说起宠物经济,虽说未来三年全球宠物经济产业将从 4300 亿元跃升到上万亿元,但竞争的日渐白热化已淘汰了不少初创品牌。
当普通玩家还在一窝蜂地“卷”9.9 包邮的宠物用品时,Little Beast 早已闯进增速领跑的宠物服饰赛道,凭借“宠物界 GUCCI”的定位横扫市场,用高单价时尚狗包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最令人咋舌的是,它不仅能卖得贵,还能卖得好——屡次售罄补货,其爆款“人宠配套包袋”甚至是开售即告罄,复购率超行业均值 3 倍。
瞄准那群“把宠物当自家毛孩养”的客户,Little Beast 用“人宠时尚共生”的颠覆理念,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和爱宠共享“OOTD”,带上宠物成为街上最 fashion 的仔。
卖的不只是功能更是亲情与潮流
快赶上轻奢级人包的价格,给单品定价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还能驱使这么多宠主一掷千金,纷纷抢着买单?
其实,起初这些问题也备受质疑......
Little Beast 由三位女性创始人创立于 2018 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2019 年,当第一款定价 189 美元的帆布狗包摆上独立站时,同行嗤之以鼻,都觉得他们疯了。“这价格够买 LV 零钱包了!”“谁会花半个月宠物粮钱买个装狗的袋子?”
但现实却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首批 200 个库存 48 小时售罄。几年后,这个被嘲笑为“疯子定价”的产品,竟还支撑起了年销百万美元的生意。
图源:Little Beast 官网
事实上,这背后藏着不少巧思,正迎合了新的消费逻辑——现代人给宠物花钱的本质,是在填补自己的情感缺口,同时也是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看起来是养宠物,实际上是在养孩子。Little Beast 很好地抓住了“亲情”这个点,用“养娃逻辑”去做宠物赛道。与行业惯性将狗包定位为“功能性耗材”不同,它直接对标的是轻奢母婴市场,这便是它成功的第一步。
消费者不会觉得贵。因为宠物已经成为他们的家庭成员,消费分类已经从“养宠开支”迁移至“家庭消费”,狗包价格只是相当于中高端婴儿背带的价格。消费者想当好“父母”。这是一种代偿性养育冲动,尤其是对于那些单身无娃的群体。既然不能给孩子买衣服,那就给狗狗定期添置新衣,不仅想让它们有得穿,还想让它们穿得好看。
Little Beast 第二步便是戳中消费者的社交需求。无论是追逐时尚新潮,还是面子尊严,“被看见的阶级归属感”才是他们真实的买单动机。
早在 2018 年,创始人 Jisu Kim 发现,她的时装设计师朋友为宠物挑选配饰时,要么忍受廉价塑料项圈,要么被迫购买印满 Logo 的奢侈品牌,这种割裂感让她萌生了推出“人宠穿搭单品”的想法。“自己穿着香奈儿外套,狗狗却穿着廉价尼龙?”
从宠物项圈,到后来 2020 年推出“人宠同色系”时尚套装,Little Beast 让主人与狗实现真正的“潮流穿搭同步”,而高价定位具有阶级象征,好比进入那个圈子或者阶层的“门禁卡”,在社交中彰显自己的身份。
图源:Little Beast 官网
别人“晒娃”我“晒宠”,Little Beast 已不仅仅局限于功能性的满足,更是实现人性、精神、情感层面的跃迁,这便是俘获宠主芳心、争先为之付费的原因。
80% 访问竟源于自然流,什么是它的“流量密码”
根据 Similarweb,Little Beast 的流量来源中有将近 80% 的访问都来源于自然流量,当同行还在疯狂“砸钱”投流时,它分文不花便能“坐享其成”——其独立站月均访问量超 15 万,单日自然流量峰值破 2 万。
这其中到底暗藏什么玄机?
Little Beast 消费者能像呼吸空气般轻松自然涌入,最直接的是长尾关键词的“小心机”。它没去硬拼“狗包”或者“宠物衣服”这种竞争激烈、人人都在抢的大词。
而是瞄准了大量更具体、更细分的关键词,比如“小型犬防水风衣”“能定制的宠物生日礼服”之类的。数据显示,Little Beast 稳稳排在搜索结果前面的关键词有超过 8000 个,其中不少排名前三的词。
可以想象一下:主人想在狗狗生日买套小西装,她大概率会直接搜“宠物生日西装定制”。而 Little Beast 的页面正好就出现在搜索结果前面等着她。
这就是提前研究好用户会怎么搜,然后把内容(产品页面、博客等)精准地放到他们面前。除此之外,一直以来联名打法带来的社交裂变也是很重要的“功臣”。除了去年年底发布的 Little Beast x NBA 系列,联盟六支最著名球队——纽约尼克斯队、洛杉矶湖人队等等,让宠物球迷有了新的方式去支持自己的球队。
图源:Little Beast 官网
它最为突出的一次联名是在 2023 年,Little Beast 携手纽约顶流设计师 Sandy Liang,共同打造了一系列专为狗狗与主人设计的时尚配套服装。
这一系列不仅融合了设计师独特的成衣设计风格,还融入了 Little Beast 对宠物服装的深刻理解。这次联名一出,极大地提高了 Little Beast 的品牌价值。
与此同时,不少知名博主(尤其混时尚圈的)被联名所吸引,在 Instagram 上纷纷晒出与爱犬同穿镶边夹克的街拍——主人手持咖啡杯,狗狗斜挎迷你版同款包等等,这无疑是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让更多人种草这些时尚单品。
这还没结束,知名 KOL 的分享接着催生病毒式 UGC 裂变,为了彰显潮流,普通消费者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极致的晒单体验,带“tag”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品牌热度——联名设计师——KOL 分享——病毒式 UGC 裂变——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自主访问独立站,这便形成了一种正向循环。
自然流量的本质是用户主动伸手索取的过程,巧妙地让更多的用户看到,并为之停留就是所谓的“流量密码”。
多少同类品牌前仆后继大家悟了吗
宠物从“动物”蜕变为“家人”,主人们正疯狂为情感认同买单。在 618 期间,淘宝天猫平台上宠物类目成交金额开售 100 分钟就超过去年首日全天,宠物服饰 GMV 暴涨 333% 就能印证这点。“
它经济”强势袭来,这怎么不算是当下的时代风口呢?
当奢侈品牌周大福推出足金宠物吊坠(单价远超普通饰品 5 倍),将柯基短腿、猫咪鱼干化为黄金符号时,它贩卖的早已不是产品,而是“人宠羁绊”的仪式感。
无独有偶,运动巨头阿迪达斯以三叶草系列也切入宠物赛道,真牛皮项圈与仿皮宠物包的设计逻辑直击 Z 世代的“潮宠社交”需求。
更激进的跨界来自高端泳衣品牌 BE 范德安。其“喵星人2.0”系列将泳装工艺移植到宠物三角巾,并举办“猫咪度假秀”,让猫模踩着滑板走秀,这场派对迅速引爆社交平台。
那么,有人可能会说上面都是大品牌毫无说服力,中小玩家也只能当“炮灰”,怎样才能蹭上宠物热点分一杯羹?
可以做到的是从产品入手,为产品注入情感,用心讲故事。Little Beast 便是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在独立站上产品描述不只是冷冰冰的尺寸和材料。他们很会讲故事,触动主人的情感。
比如一件绣着云朵的毛衣,名字叫“Silver Linings”(一线希望),描述里会写:“希望这件小毛衣能提醒你,即使乌云密布,背后也总有一线光明。” 这卖的不是狗衣服,是一种给主人的情感安慰。
图源:Little Beast
官网适当地搞活动,鼓励用户晒图分享。比如“人宠穿搭挑战赛”,鼓励主人们自己发挥创意拍照分享,这些用户自发分享的内容,就是最好的免费广告。
总而言之,时尚人宠同款非噱头,为爱付费是其根本。读懂此道,方见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