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品牌方舟BrandArk
作者:品牌方舟
根据洛图科技预测,2025 年全球投影机市场的出货量有望达到 2208 万台,预计销售额将升至 100 亿美元以上。
然而,过去一年里,投影仪品牌的日子并不好过。以巨头极米为例,虽然仍以 34.14 亿的营收傲视群雄,但营收净利却再次双双下滑。
究其原因,不过是疯狂内卷下,投影仪市场格局再次迎来了重大分化:以 LCD 为首的显示路线,正在重构市场。
在这场技术转向中,有一个品牌「Magcubic」却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牢牢把握住时机,短短半年内就冲进全球投影仪出货量前 10,与极米、爱普生等巨头并驾齐驱。
那么,Magcubic 是如何踩中风口迎来爆发,又是如何突围红海呢?
半年杀入全球 Top10
Magcubic 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以及一场东风。
品牌方舟了解到,Magcubic 的创始人陈跃云是一位跨境老兵。早在 2012 年,陈跃云就创立了机顶盒品牌“Transpeed”,并以此进入跨境电商行业。
依托深圳发达完善的电子产业链,Transpeed 凭借性价比优势迅速崛起,成为平台机顶盒类目 TOP1,年销售额一度突破 500 万美元。
然而,随着赛道内卷,Transpeed 开始陷入价格战泥潭,利润逐渐被压缩,之后又陷入商标抢注危机,转型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全球疫情黑天鹅下,导致家庭娱乐需求激增,投影仪市场迎来了爆发拐点。Statista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家用投影仪市场规模达 246 亿美元,较 2020 年增长 217%。
而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022 年-2024 年期间,全球投影仪出货量从 1782 万台跃升至 2016.7 万台,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将达 2208 万台,突破 2200 万台大关。
另一方面,深圳作为全球投影仪产业核心腹地,形成了从光学镜头、DMD芯片到整机组装的完整产业链。据公开数据统计,深圳投影仪相关企业超 2,000 家,居全国首位。
置身其中的陈跃云敏锐捕捉到了这一风口,开始关注投影仪赛道。
但是,当时的高端投影仪主要采用 DLP(数字光处理)技术,其核心专利被美国德州仪器所垄断,不仅产能受限且价格长期都维持在千元级别。而低端投影仪采用的 LCD 技术的价格虽然仅有 DLP 技术的 1/10,但做出来的投影仪清晰度只有 480P,难以满足观影需求。
在陈跃云团队看来,既然要做,就要做大众市场的产品,从中低端价格带切入,才能惠及更多的用户。因此,从 2020 年开始,陈跃云团队就押宝 LCD 技术,在市面上陆续寻找到符合指标的 LCD 产品。
很快,陈跃云就迎来了一场东风。得益于京东方等面板大厂的持续投入,使得 LCD 技术多次迭代,并发展出了“全封闭”光机技术。公开资料显示,到 2023 年初,4.5 英寸主流光阀的 1LCD 投影机的亮度已迈过 1000 流明门槛。
而随着技术逐渐成熟,1LCD 产品在性能上也不断逼近 DLP 产品。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 年,1LCD 在全球投影仪市场中的出货量份额达到 67.9%,占据主导地位。
2023 年,陈跃云在天时地利,以及技术东风的加持下,正式创立了 Magcubic。凭借在 1LCD 技术上的长期投入,Magcubic 成功将售价降至千元以下,且显示质量完全不输主流大厂。
在“低价高质”的双重优势下,短短半年内,Magcubic 就冲进全球投影仪出货量前 Top10,其大爆单品“炮筒机”HY300 在大促期间售罄超 10 万件,销售额破千万美金。
“白菜价”外的底气
不过,Magcubic 也知道,要想跳出内卷红海,最终还是要回归产品本身。低价之外,“高质”才是 Magcubic 能够杀出重围的核心和真正的护城河。
在硬件方面,Magcubic 首创了 LCD 投影超短焦技术,解决了传统 LCD 投影画幅对投射距离和空间的高要求,并将价格下探至千元级别。而在 Magcubic 出现前,市面上的超短焦投影仪通常被极米、坚果等品牌的旗舰级产品所垄断,价格高至 3000-20000 元不等。
以 Magcubic 的超短焦产品 HY450 为例,不仅支持 4K 画质,且距墙 1.2 米即可投射 100 英寸画面,而价格仅为海外同类产品 1/10,直接解决了小户型用户的“大屏痛点”。
图源:Magcubic
在软件层面,Magcubic 则自研了 MagOS 系统,通过优化视频流解码流程,减少中间渲染环节,直接对接硬件驱动层,解决传统投影仪投屏卡顿问题,将响应速度提升至 68ms,能够很好地适应体育直播、游戏等实时场景。
同时,Magcubic 还搭载了动态亮度调节算法,通过光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光强度,自动调整投影色温、亮度和对比度,并利用AI自动校正,补偿画面畸变,提升画面清晰度。并且,Magcubic 还支持AirPlay、Miracast、DLNA 三大主流投屏协议,覆盖 iOS、Android、Windows 等设备,以此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在内容层面,Magcubic 也积极与 Netflix、YouTube、Disney+ 等海外视频平台达成预装合作,进行本地化内容适配,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场景进行智能化推荐,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与此同时,Magcubic 还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差异化场景创新,覆盖不同的价格段。一方面,Magcubic 会根据不同需求场景丰富产品矩阵。一种是便携式投影仪,以露营、小型会议等场景为主,设计紧凑、体积轻巧,连接快捷;另一种则是家用投影仪,分辨率和亮度更高,视觉、音响效果更好。
图源:Magcubic
另一方面,Magcubic 则通过不同价位的产品,成功覆盖不同消费层级。其中,入门级产品大约在 49.99-89.99 美金之间,主打基础投影功能,以一键投屏、自动校正等功能切入市场;而中端产品则位处 99.99-219.99 美金区间,瞄准家庭影院需求,以超短焦、AI 助手、语音控制等功能为卖点。
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对价格带的精准卡位,Magcubic 一路狂奔,成为全球投影仪市场的一匹黑马。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 年 Magcubic 出货量超 120 万台,位列全球投影仪出货量第 8 名,与爱普生、极米等老牌巨头并列。
多元化出海
在全球布局上,Magcubic 并没有局限于发达成熟的欧美市场,也早早地将目光投向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如今,Magcubic 的足迹已遍布美国、德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日本、韩国、印尼、越南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
其中,东南亚、拉美市场占比 50%,欧洲占比 30%,美国则为 20%。通过多元化的市场布局,Magcubic 得以对冲关税壁垒波动,规避不确定性风险。
图源:Magcubic
而在具体措施上,Magcubic 则通过“多平台布局+本土化运营+全渠道营销”迅速打开海外市场,构建了一套具有竞争力的市场拓展体系,从而深度渗透海外市场。
渠道上,Magcubic 会借助海外电商平台实现精准赋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突破。面对欧美成熟市场,Magcubic 重点布局亚马逊、独立站、TikTok 等本土渠道和新兴渠道;而在东南亚地区,Magcubic 则与 Shopee、Lazada等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平台能量实现增长。
运营上,Magcubic 会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流行风向、需求习惯等进行本土化运营,尽可能突破文化壁垒,减少外来品牌的隔阂感,实现品牌价值的深度渗透。
比如说,拉美消费者对外来品牌的接受度更高,且观赛文化、聚会文化、露营文化在年轻群体中非常流行。因此,在拉美市场,Magcubic 就着重匹配露营、聚会、足球比赛等需求场景,让产品与用户产生链接,为产品赋予情感温度,从而提升品牌认知度。
图源:Magcubic
Similarweb 数据显示,2024 年 6 月,Magcubic 独立站的月访问量达11万。其中直接流量、自然流量分别占比 36.87%、42.76%。可见,Magcubic 在海外已经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忠实用户群体,而这也与其全渠道营销体系离不开关系。
营销上,Magcubic 入驻了 Youtube、TikTok、Facebook 等海外主流社媒平台,通过全渠道营销进行内容种草和病毒式传播,迅速打开了品牌知名度。
以 YouTube 为例,Magcubic 和科技博主 @Felps 合作,对其爆款单品 HY300 进行了一系列测评,通过对产品的软硬件参数、易用性等进行内容种草和技术背书,最终以 19.3 万粉丝为品牌赢得了 76.8 万次曝光。
图源:Youtube
而在 TikTok 上,Magcubic 则与大量的腰尾部博主合作,通过“洗脑音乐+使用场景+直观效果”进行种草,从而实现病毒式传播,并开展品牌直播间,以此缩短转化链路。Tabcut 数据显示,去年双十一前后,Magcubic 的爆款单品 HY300 在 TikTok 美区销量超 9.93 万件,累计销售额达 393 万美金。
BrandArk 观品牌
Magcubic 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需求洞察、国产技术突破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在投影仪爆发前夜,Magcubic凭借对市场风口和技术路线的敏锐判断,并借助国内的供应链红利,成功以“技术降维+价格下沉”快速抢跑,最终成为全球投影仪市场的新贵。
然而,根据洛图科技数据, 2024 年 1LCD 技术在全球投影仪市场中的占比已跃升至 67.9%。
随着国产 1LCD 产能不断增加,1LCD 投影仪的技术成本和门槛随之下降,赛道玩家激增。
可以预见的是,Magcubic 未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