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兔克出海
作者:兔克编辑部
近年来,全球童装市场的规模正在持续稳定地扩张。
据 verifiedmarketresearch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儿童服装的市场规模估值为 2619.8 亿美元,预计在 2024 年至 2031 年间,该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80%。
到 2031 年,全球儿童服装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 3683.4 亿美元。
图源:verifiedmarketresearch
有这样一家企业,在全球儿童服装市场尚未展现出如今的庞大规模和强劲增势的 10 年前,便凭借其创始人的一次亲身经历,洞察到了这个细分领域出海有很大的商机,并以欧美中低等收入的人群及年轻家庭作为突破口,采取低价策略,成功打入了海外市场。
据悉,在 2020 年,该品牌的年营收便超过了 14 亿人民币。
据《2025全球独角兽榜》的最新数据,在 2025 年,品牌的总估值已高达 210 亿人民币,是名副其实的海外大卖。
它就是深圳的跨境童装品牌PatPat。
图源:PatPat
发现缝隙市场:用性价比打开欧美家庭衣柜
据了解,PatPat 品牌的创业故事始于 2014 年。
当时,创始人王先生在美国为即将出生的孩子挑选衣服时发现,当地市场上的童装要么价格昂贵,要么设计传统、功能单一,难以同时满足美观、实用和性价比的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跨境电商的兴起,中国的供应链能力渐强,尤其在服装制造领域,珠三角一带聚集了大量具备柔性生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工厂。
受此启发,他便决定拉着自己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结交的校友高先生一同创业,以欧美中低收入的年轻家庭为目标群体,通过跨境电商直接连接中国供应链和海外消费者,打造一个专注海外市场的DTC跨境童装品牌。
图源:PatPat
2014 年,PatPat 品牌正式在美国加州成立。
早期,品牌采用了小批量试销的模式,通过深圳及周边工厂打样,快速测试市场反应。凭借价格仅为欧美品牌的 1/3 至 1/2 的高性价比和可爱设计,迅速吸引了一批美国宝妈群体。
2016 年,PatPat 品牌在深圳、佛山、广州、杭州陆续落点,通过构建供应链优势,解决后端供应不足的问题。
2018 年,其已与超过 800 家国内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市场逐步扩展至欧洲、中东等地,并增加母婴用品品类。
2020 年,因疫情期间线上需求激增,PatPat 品牌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300%,年营收突破了 14 亿人民币。
2021 年,品牌完成了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 5.1 亿美元 D 轮融资,发展势头强劲。
现如今,PatPat 服务的海外用户已超 2100 万,覆盖全球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服饰红海的母婴细分领域成为了独角兽品牌。
图源:PatPat
社交媒体:分层运营,深耕用户群体
作为一个新兴品牌,低价策略确实能吸引用户,但仅靠低价是无法持续获客的,必须通过内容沟通建立品牌认知和情感连接。
如 PatPat 品牌便选择利用 TikTok、Facebook 等主流社媒平台,打入海外家庭的生活圈。
TikTok:以真实内容和达人合作拉动传播
PatPat 品牌在 TikTok 上并不追求高频发布,而是侧重与垂直类达人合作,推出贴合平台调性的短视频内容。
截至目前,其在 TikTok 上的官方账号 @patpatclothing 粉丝数为 23.05 万,获赞量为 79.39 万。
图源:TikTok
账号内发布的视频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儿童日常穿搭展示,另一类则是创意搞笑的短片。
图源:TikTok
以账号中一条播放量达到 50.23 万、点赞量为 3.71 万的 TikTok 视频为例,这一条视频就是品牌与拥有 270 万粉丝的 TikTok 亲子类达人 @_thehudsonfamily 合作拍摄的日常穿搭分享视频。
图源:TikTok
在这则时长仅为 9 秒的短视频中,2 个双胞胎姐妹共展示了 6 套 PatPat 品牌的服装,服装的类型多变,有居家舒适的卫衣和长裤、造型前卫的连体衣,还有俏皮可爱的背带裙。
引来不少用户在评论区表达对服装款式和孩子的喜爱:
“可爱的女孩们。”
“可爱,我喜欢这些衣服。”
“她们真可爱。”
图源:TikTok
Facebook:构建私域社群,强化用户忠诚度
FaceBook 是 PatPat 品牌最重要的营销阵地,早在 2016 年的品牌初创期便入驻了该平台。
截至目前,其 FaceBook 主账号 @PatPat 的粉丝数量已达 685 万,点赞总量突破 660 万。
具体来看,PatPat 在 Facebook 上的内容矩阵大致分为三大板块:形象塑造、商品种草与社群运营。
PatPat 品牌会定期推送品牌最新的资讯、限时优惠优惠及母婴知识科普,还会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商品种草,通过分享款式多元、色彩明快的童装新品,增加浏览者的购买冲动。
不仅如此,PatPat 品牌还在 Facebook 平台上创建了妈妈社群,为宝妈们打造了一个分享育儿经验、交流购物心得的专属空间,对增加用户粘性有很大的帮助。
图源:Facebook
独立站:不只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体验中心
在拓展全球市场的过程中,PatPat 除了在社交媒体平台大力开展营销外,其在销售渠道方面,也进行了良好的布局。
据悉,与许多依赖亚马逊等平台的跨境卖家不同,作为一个靠独立站发家的 DTC 跨境童装品牌,PatPat 从品牌诞生时就同步建立了独立站作为自己的主要销售阵地。
图源:PatPat
在独立站内,该品牌会按照节日、性别、年龄、品类和大热 IP 合作来划分板块,便于用户第一时间挑选到想购买的衣服。
图源:PatPat
独立站内还特别设置了特价专区,迎合欧美消费者偏好折扣的心理,对促进转化有很大的帮助。
图源:PatPat
此外,PatPat 品牌还在站内打造了“粉丝之旅”板块,用户们可以通过浏览品牌的博客,获取有关孕产和婴儿时尚相关事项的宝贵见解、贴士和灵感,掌握最新潮流。
这使得网站不再仅是交易场所,更成为了获取实用资讯和品牌故事的内容平台。这种轻量型的社区运营,能增强用户的黏性和留存度,对促进品牌长期、稳定的销售有很大的帮助。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PatPat 品牌对于独立站的建设和运营做得不错,其他想出海、或正在做出海的国内品牌可以学以致用。
图源:PatPat
结语:国内品牌出海可以“抄”作业
通过 PatPat 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品牌出海并不一定需要巨额预算或顶级资源,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精准定位市场缺口、高效整合供应链并真正理解海外用户的消费心理。
当下,海外市场仍存在大量未被充分开发的细分领域。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差异、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都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
正有意出海营销的国内品牌,不如现在就把握住机遇,从一个小切口开始尝试,一步步拓展品牌的出海边界,从而在全球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